公司新闻
遥感技术可以测坡度吗视频(遥感能不能测高度)
发表日期:2024-07-11

案例分析——清镇市喀斯特石漠化遥感影像解译及数据分析

通过对本工作区域作业补充调查,建立石漠化强度分级遥感解译标志,同时拍摄相应的野外实况照片,用于石漠化强度判读分析。为了正确解译卫星影像,保证调查准确,先在清镇遥感影像图上标出路线穿越的地点作为标志,结合地形图、地质图沿途查看对照,检验沿线影像预判结果。

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解译工作,数据影像文件是2000年度为主的(1:1()万)TMTMTM2三波段假彩色合成数字影像(照片3-1),其光谱效应如表3-3所示,图像已经根据县级行政区域完成分景之间的镶嵌,并进行了几何纠正和统一的投影处理,叠加了以县为基本单元的行政界限。

从遥感解译结果分析,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程度相当严重,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照片3-图3-12)。

遥感地质初步解译

主要完成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卫星影像图制作、遥感地质初步解译和野外地质踏勘四项工作,为专题遥感地质调查、区域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供充分的遥感地质依据,对正确、合理部署野外调查工作起重要作用。 1 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 它包括遥感数据、地理数据和地质资料的收集,是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

该图是在影像单元解译图、野外踏勘剖面测制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要点为:影像岩石单元建立 影像岩石单元为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编图的基本单位。单元建立的基本原则是每个影像单元的岩性构成必须符合不同填图单元划分方案的具体要求,且要保持影像单元的独立性。

不同地质地理景观区(如沉积岩区、侵入岩区、火山岩区、变质岩区,露头好与露头较差地区等)遥感图像的地质可解译程度及其影像地质界线的解译精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理论上,在可解译程度高的遥感图像上对同一级别地质单元圈定的解译界线与野外实际填图结果应是一致的,并高于实际填图成果,特别是一些岩体的界线。

常规解译步骤分为初译、中间性解译和最终解译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厘定特殊的目的和任务,建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工作思路。一定要贯彻遥感地质先行的思路,不能把遥感解译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初译 应用新合成遥感图像对照已有地质资料进行解译,熟悉和掌握遥感图像与基本地质结构的关系。

初步解译着重于提取含有地质构造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岩类时空分布信息的线状、环状、块状影像,并对其特征进行初步研究。详细解译应在野外地质调查前完成,并在实地调查中不断完善。

微波遥感图像特性

1、微波遥感有两种成像方式,一种是主动成像方式,即利用传感器向地面发射微波,然后接受其散射波的成像方式,如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等都是些种成像方式; 另一种是被动成像方式,即观测地表目标的辐射方式,如利用微波辐射计成像。这里主要介绍机载侧视雷达成像特点。

2、微波遥感以其能够全天候工作、穿透能力强等特点,成为重要的遥感技术手段。以下将对几种常见地物的微波特征进行介绍。 水体的微波特征 雷达判别水体特别方便,其原因是水面产生镜面反射,几乎没有方向反射,天线接收不到回波,雷达影像上呈黑色,并且水陆边界黑白分明。

3、微波遥感:不受大气影响,可从多视角获取空间关系。

4、微波遥感的主要优势是能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探测,具有穿透云雾的能力。其图像的几何特性(也许就是空间特性了吧)在于:垂直于飞行方向的比例尺由小变大;造成山体前倾,朝向传感器的山坡影响被压缩,而背向传感器的山坡被拉长,与中心投影相反,还会出现不同地物点重影现象。


Copyright © 2022-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