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选址的社会经济要素主要有土地利用类型、碳/气源密集程度及碳源距离等。
林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林业在区域社会中的地位和任务,包括林业对区域社会的经济贡献、林业与农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的关系等。 交通运输状况,包括林业产品的运输方式、运输成本、运输路线、运输效果等。
因此,采用高技术遥感调查手段,宏观上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快速、经济的调查与评价,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综合规划整治保护土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加拿大于20世纪90年代基本实现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对全国实现周期性的宏观资源调查、更新与制图,及时对全国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与预警,并向有关资源与生态环境部门提供公共基础性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1、常用的遥感数据的专题分类方法有多种,从分类判别决策方法的角度可以分为统计分类器、神经网络分类器、专家系统分类器等;从是否需要训练数据方面,又可以分为监督分类器和非监督分类器。 统计分类方法 统计分类方法分为非监督分类方法和监督分类方法。
2、Radarsat-1 SAR数据不仅仅提供了原始数据,而且提供了原始数据单个记录格式的描述、数据记录数、数据质量、数字信号直方图、处理后数据直方图、数据处理参数、卫星平台参数、姿态数据、辐射数据等,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进行 Radarsat-1 SAR数据的各种预处理。
3、对于只含有较少波段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传统的分类方法,就会造成分类精度降低,空间数据的大量冗余,并且其分类结果常常是椒盐图像,不利于进行空间分析。为解决这一传统难题,模糊分类技术应运而生。
4、遥感数据包括很多种类,一般的最原始的数据是正射影像。一般情况下,影像都是栅格数据,比如.img格式。而带有几何、拓扑参数的数据,是矢量数据,如.shp,.e00格式的。矢量数据一般是进过处理数据,如地形图,专题地图等等。矢量和栅格的分别,可以百度一下。
5、一)遥感数据类型 目前,遥感技术已形成多星种、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共同发展的局面。
1、通过对本工作区域作业补充调查,建立石漠化强度分级遥感解译标志,同时拍摄相应的野外实况照片,用于石漠化强度判读分析。为了正确解译卫星影像,保证调查准确,先在清镇遥感影像图上标出路线穿越的地点作为标志,结合地形图、地质图沿途查看对照,检验沿线影像预判结果。
2、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解译工作,数据影像文件是2000年度为主的(1:1()万)TMTMTM2三波段假彩色合成数字影像(照片3-1),其光谱效应如表3-3所示,图像已经根据县级行政区域完成分景之间的镶嵌,并进行了几何纠正和统一的投影处理,叠加了以县为基本单元的行政界限。
3、喀斯特石漠化并不是单纯的基岩裸露现象,在喀斯特脆弱环境的背景下,一旦发生就具有很强的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着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和区域贫困(照片5-1)。
4、从遥感解译结果分析,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程度相当严重,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照片3-图3-12)。
5、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自然背景类指标相关分析 根据公式,将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视为因变量,分别与所选自变量作单因子相关分析,发现前者数据连续性好,分析结果相关性更为密切,故最终选定以轻度石漠化作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表4-4-9)。
《土地遥感动态监测技术规定》(1997年6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并参考《全国农业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技术报告》(1997年6月,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等资料,在湖南省土地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中土地资源采用二级分类,对二级分类中的耕地采用三级分类。
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 安徽省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属于概查,是以不同地类及相同地类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室内解译,辅以必要的野外验证,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并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在MAPGIS等平台上量算统计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计算各项土地利用指数等。
张家界市不但有武陵源和天子山砂岩峰林风景等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从遥感调查成果可以看出,张家界城区也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历史的、近代的、现代的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旅游资源。 张家界因旅游而建市,也靠旅游开发而兴市。
当前,国家建立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工作新机制,利用最新遥感数据,以县(区)为单位,对全国范围内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等变化情况实施全覆盖遥感监测,实现国家直接、及时、准确掌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状况的目标,为实施国土资源动态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目的如下:确保土地调查成果真实可靠。
搞好土地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部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使用了遥感新技术,并将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力争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运用遥感技术可以随时获得准确的观测数据,监测土地利用情况,了解耕地利用方式的变更情况,为国土资源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以确保“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
林业遥感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通过研究电磁波特性,达到识别物体及其环境的技术。通过监控林木的生长情况、预报预测林业病虫害等则被称为林业遥感。
在林业上,遥感技术可以进行全方位的高效获取、分析、管理和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和资源。森林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对大片林区进行实时监测,对森林的生长状态、林冠结构、地形高差、地物种类、森林总面积、林木生长速度等进行详细评估,准确预测林区的生长趋势,并对森林资源进行全方位调查。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遥感技术主要特点为: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作用: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
林业遥感的特点是由林业工作和遥感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遥感技术在林业中主要应用于资源清查与监测、火灾监测预报、病虫害监测、火灾评估等方面。(1)林业资源的辽阔性,决定了林业资源调查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Copyright © 2022-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